DB15∕T 3637-2024 射干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

ID

44FA5D229FE3498AAE8D002211020E1E

文件大小(MB)

0.2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20 65.020.20,CCS,B 38 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3637—2024,射干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dustrial seedling of belamcanda sinensis,2024-08-20发布,2024-09-20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5/T 3637—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农牧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宇新、常瑞青、郇志荣、王旭东、高艳、郭俊秀、张红霞、宋宝香、王嘉兴、刘鑫、刘淑艳、刘雪梅、张丽娜、于新会、朱文峰、张彦华、庞叶丽、王传娟、宋利梅、王艳慧,DB15/T 3637—2024,1,射干工厂化育苗技术 射干工厂化育苗技术 射干工厂化育苗技术 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射干工厂化育苗的设施设备、消毒、基质配置与装盘、种子、育苗准备、苗期管理、成苗标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射干工厂化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工厂化育苗 seedling cultivation in factory,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将现代生物、环境调控、施肥灌溉、信息管理等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规模化、企业化的模式进行种苗生产和经营的过程,炼苗 seedling training,幼苗出圃前,为增强幼苗对定植环境的适应性而采取的温度、光照、水分调控措施,4 育苗设施设备 育苗设施,可用日光、连栋温室和塑料大棚,冬春季节育苗一般选用可加温的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配套设施还包括基质车间、催芽室、材料库房等。 生产设备,播种机、基质搅拌机、穴盘压孔机、恒温箱、施肥器及移动苗床、喷灌机等,DB15/T 3637—2024,2,5 设施设备消毒,使用喷灌机或打药机对棚室的墙体、移动苗床、地面进行喷施消毒,针对射干锈病、叶斑病推荐1%申嗪霉素水剂15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用水量600 L/hm2~900 L/hm2,6 基质配置与装盘 基质配置,用草炭、珍珠岩、蛭石按照8:1:1的比例进行配置,使用搅拌机拌匀。 穴盘选择,使用105孔育苗穴盘,穴孔上口尺寸3.2 cm×3.1 cm,下口尺寸1.4 cm×1.3 cm,穴盘高4.2 cm,容积19 mL。 基质装盘,调节基质含水量至50%~55%,将处理好的基质装入穴盘,并用压孔机在每个穴孔上压出直径2.5 cm、深度1.0 cm的圆锥形播种穴,7 种子准备 种子质量,选择净度≥95%,纯度≥85%,发芽率≥80%的优良种子。 种子处理,先将纯净的种子在较粗糙的物体表面搓磨至黑色种皮脱落后洗净,再将种子用40 ℃~45 ℃温水浸泡24 h(期间每隔4 h换水1次)后沥干,静置12 h播种,8 育苗 播种时间,根据定植时间和育苗环境条件确定播种时间,3~4月期间育苗,苗龄为40 d~45 d,4~5月定植;5~6月播种,苗龄为35 d~40 d,6~7月定植。 播种,使用人工或播种机,将种子播于穴孔中,每穴2~3粒。 覆盖,播种后穴盘用基质覆盖,用刮板刮平,穴盘格室清晰可见。 喷灌,DB15/T 3637—2024,3,采用喷灌设备洒水喷灌,直至穴盘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9 苗期管理 温度,春季,使用保温被、暖气、热风机、空气能等设备加温;夏秋季节,使用遮阳网、湿帘、风机、导流扇等设备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种苗适宜生长范围内,苗期生长不同阶段适宜的温度条件见表1,表1 射干苗期不同阶段生长适宜温度,苗期,适宜日温,℃,适宜夜温,℃,发芽期(从播种到子萌),20 ~25,18 ~20,绿化期(子叶拱土至幼苗出齐),17 ~22,15 ~18,幼苗期(出 齐至长3叶),18 ~23,16 ~19,炼苗期(种出圃前 5 d ~7 d7 d7 d),15 ~20,12 ~14 水肥管理,9.2.1 水肥质量要求,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所用水溶性肥料应符合NY/T 1107的要求,9.2.2 水肥管理方法,水肥一体化管理,利用喷淋与施肥系统根据种苗生育期逐渐增加肥料浓度。发芽期以浇清水为主,基质含水量保持在85%~95%,绿化期根据天气情况每1 d~2 d补水1次,基质含水量保持在75%~85%,每1 d~2 d随水喷施1次0.8‰浓度高磷肥N-P2O5-K2O(9-45-15);幼苗期每天补水1次,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5%~75%,每2 d随水喷施1次1.5‰生长肥N-P2O5-K2O(20-10-20);炼苗期每2 d补水1次,基质含水量保持在45%~55%,每2 d~3 d随水喷施1次2‰高钾肥N-P2O5-K2O(10-15-30)。 间苗,种苗出齐后,每穴仅保留一株将其余的移至空中 种苗出齐后,每穴仅保留一株将其余的移至空中 种苗出齐后,……

……